2024年6月2日,一群来自宁波市的驴友,受某书推荐,在台州市黄岩区布袋山石人峡涉水过溪时,两人不幸被激流冲走。
截止6月3日上午,两人仍未找到。
在网络流传的一段长达3分多钟的视频,完整记录了过溪、跌倒、营救不成功、绳子断裂的全过程。
在此特别祈祷,遇险的驴友能够化险为夷
事件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:
1. 活动组织者没有做好充分准备
未提前做好线路评估,计划线路没有避开雨季可能出现的激流溪谷,同时组织者没有足够的溪谷通过和救援知识与技能,未携带合适和足够的装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;
2. 未做水流判断,在装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涉水
以视频看到的水流速度与深度(流速大于3米,深度没过脚面),涉水人员在通过时要承受近100公斤力的推力,在身体完全落水后更是要承受超过200公斤力的冲击,一般人基本承受不住这个力量;
3. 只架设了一条拦截绳索,没有设置牵引绳
拦截绳两端与水流方向成90度,且未能拉紧;过水人员直接使用锁和扁带与拦截绳软连接,水流冲击下形成死亡V;
4. 两个人同时涉水
女生身上还背着包,增加了平衡难度,同时也增加了落水后受到的冲击力;两人落水后,绳子受力后冲击力翻倍;
在这样的冲击力下,两边基本没有可能把人拉起来
5. 拦截绳两端没有使用活扣
在涉水人员已经形成呛水窒息,需要及时救援脱离死亡V,但由于拦截绳两端没有采用类似意大利半扣的活结,而是被完全锁死(一端在梯子上,另外一端判断也是固定在树或石头上了),在巨大冲击力作用下无法被解开,最后绳索被拉断裂人员直接被冲走。
溪谷水域横切应该如何控制安全?
答案就是:
如非必要,请务必不要涉水渡河
首先需要判断地势和水速,如果溪流的水流超过了每秒1米,则不管水域深度如何,都不要轻易下水。安全通过方式可采用高绕,如果上下游线路同样不适宜,则原路返回。
团队自身技术、装备和训练充分的情况下可采用架设高于水面的绳桥,并用牵引方式通过。
绳桥架设应采用静力绳,架设高度要距离水面足够高以便当人员通过时,横渡人员不会因重力浸入水中。
如果无法避免需要涉水,在水流流速不高,且人员技术装备充分的情况下,可采用斜拉牵引或钟摆法横渡水面。
斜向牵引,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:
拦截绳的长度要至少是横渡宽度的3倍;
拦截绳索方向,要面向下游与水流方向形成足够的角度(最好大于45°);
拦截绳两端要足够绷紧(可使用滑轮系统收紧),在受力后也能基本保持角度大于120°;
渡河人员要在拦截绳的下方,每次只过1人;
人和背包分离渡河;
上游固定端需要采用意大利半扣等活扣方式固定,在遇到突发风险时可释放绳索,改用钟摆式释放渡河人员至对岸。
普通户外爱好者建议
出行前收集查询当地及上游天气雨晴预报信息;
户外目的地连日多雨或当日雨水较大,不要在溪谷线路行走或尝试横渡溪谷。遇到溪谷暴涨或断桥,立即停止前行,或选择安全线路绕道或原路返回;
如无法绕路和返回,请及时报警,并回撤到安全的地带等待救援;
参加户外团队活动组织,选择有户外相关资质且经验丰富的正规单位;
出发前有购买合适户外保险并及时生效保险;
行程前做好线路攻略及自我户外体能、技能评估;行程中自我进行评估,量力而行,及时与领队沟通是否需要帮助。
最后再次重申
如非必要,请务必不要涉水渡河